1. 重金属固化/稳定化
• 技术原理:通过化学药剂(固化剂)与尾矿渣混合,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,阻断其迁移。
• 关键步骤:◦ 预处理:筛分尾矿渣,去除大颗粒杂质;
◦ 药剂添加:■ 无机固化剂:水泥、粉煤灰(形成硅酸盐网络包裹重金属);
■ 有机固化剂:硫化物(如Na₂S)、磷酸盐(生成Pb₃(PO₄)₂等沉淀);
■ 新型材料:地质聚合物(耐酸碱性优于水泥)。
◦ 混合养护:控制含水率(15-20%),养护7天以上,形成固化体。
2. 回填矿坑的工程固化
分层压实:每层填筑厚度≤0.5m,机械压实至密实度>90%,防止塌陷。
防渗屏障:坑底铺设HDPE膜(2mm厚)+ 膨润土垫(GCL),阻断重金属下渗;
侧壁采用喷射混凝土护面(厚度10-15cm)。
监测系统:埋设渗滤液收集管+水质传感器(实时监测pH、重金属浓度)。
1. 基质改良
物理改良:覆土30-50cm(或客土混合尾矿渣,比例1:1),掺入秸秆/污泥(增加有机质)。
化学改良:添加生石灰(调节pH至6.5-7.5);施用钝化剂(羟基磷灰石钝化镉,沸石吸附砷)。
2. 植被重建
先锋植物选择,如重金属富集植物吸收/固定污染物;耐瘠薄草本可快速覆盖地表;固氮灌木改良土壤肥力。
种植技术:喷播:基质+种子+粘合剂混合喷射(坡度>30°区域);
生态毯:椰纤维毯覆盖保水(适用于干旱区)。
3. 水肥系统与长效管护
微灌溉系统:铺设滴灌带,搭配缓释肥(N-P₂O₅-K₂O=15-15-15)。
生态监测:每季度检测植被重金属含量(如蜈蚣草叶片砷需<100mg/kg),防止污染扩散。
1. 重金属二次释放预防:
◦ 复绿前需确保尾矿渣pH>6.0(避免酸水溶出重金属);
◦ 植被收割后焚烧处理(灰烬安全填埋)。
2. 边坡稳定性保障:
◦ 坡度>35°时设置格构梁+锚杆支护;
◦ 种植深根系灌木(如柠条)加固土层。